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必修3 > 正文

高中语文《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话题探讨】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善意,它使我们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用一种善意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友爱的心灵渴望。
    宽容是对人格的尊重。即使是有错误的人,在人格上与大家也是平等的。怀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帮助他,才体现真正的宽容精神。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吵架,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枚钱?”颜回上前劝架,说买布的人算错了。那人不服,拉颜回去找孔子评理,并说如果他错了就把脑袋给颜回,颜回输了就把帽子给他。不想孔子判定颜回输,让那人把帽子拿走了。孔子对颜回说:“说你输,只输一顶帽子;说他输,那可是一条人命啊!”
    《圣经》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天,一群人带着一个据说犯了淫荡罪的女人来找耶稣,要耶稣下令用石头砸死她。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砸她。”结果那些人一个个地退了出去,只剩那个女人站在那里。耶稣对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以后不要犯罪了。”
    对上边两个故事,你是怎样理解的?孔子和耶稣体现了哪些宽容精神?
    试查阅《论语》中关于“恕”的论述、韩愈的《原毁》、房龙的《宽容》等,以提高对宽容精神的认识。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要产生矛盾。化解矛盾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要学会宽容。看一看,周围的哪些矛盾,因为互相宽容而迅速化解,又有哪些矛盾,因为互相不宽容反而激化?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写法借鉴】
    下面结合“宽容”这个话题,学习怎样选择和使用论据。
    先看尹荣芳的《论度量》这篇文章:
    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的有效地,也有不大不小的。度量大事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格。人生在世,不如意事何日无之,何时无之,如果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能看破,自当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如前人搢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胸襟狭窄、气量狭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此耿耿,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的了。
    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弭争端,从而做得成事。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佛袖而去。此时,韩琦自后一把拉着范仲淹的手说:“希文(范仲淹的字),有什么事不可以再商量呢?”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
    度量每依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彭思永应举时,持金钏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钏赏玩。其中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钏塞入自己的袖中,彭思永瞧在眼里,却不言语。别人都不知情、惊找失物。彭却回答说:“就这么几只,并未丢失。”众人离去时,那个偷金钏的人作揖告别,抬手不慎将金钏落在地上。众人此刻都钦佩彭之大度,彭某不肯当众出他人之丑,宁可自己在财利上损失,确是厚德大度之举。当然他也绝不是想助成偷者之恶,这是不待多辩的。
    度量不是先天生就的,它关乎人的德性,也关乎人的见识,有德、有识者方能有度量,德、识则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有人问程颐:“量可学否?”程颐回答:“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夏原吉先生也曾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我幼年时,有人冒犯我,我没有不发怒的。长大后,开始在神色上忍让,然后再心理克制忍耐,时间久了自然习惯绝不与人计较,何尝是不学就能有度量的?”
   然则大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识见能力,是一种道德高境,它靠不断的修行、学习才能获得。有人将大度与一掷千金的所谓慷慨等同视之,其失远矣!有人以为人的度量系于先天,是天生的,然“性相近,习相远”,结合上述哲人的现身说法,我们相信度量天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这篇文章逐层阐述了三个观点:度量大的好处,有德、有识者度量才大,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中,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例论据。
    对论据的要求,第一是典型;第二是新颖;第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这篇文章中的论据是不是符合这个要求?
    运用事例论据要详略得宜,引用道理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这篇文章使用论据达到这个标准了吗?
    在学过的课文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求甚解》《过秦论》《师说》等在选择和使用论据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
【写作练习】
一、以“谈包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提示:“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可以只从一个方面入手写作。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唐人李翱的《李文公集》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两人分乘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和骏马并驾而行,骏马咬破国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国马若无其事,仍行走自如。骏马回家后却浑身颤抖,水草不沾,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因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牵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去世了,在他的文稿中发现了一张未来小说的创作构思提纲,其中突出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严重分裂的家庭继承了一幢房子,他们只好居住在这幢房子里。”这是一幢巨大的世界房屋,人们只好一起居住在里面——黑人和白人、东方人和西方人、非犹太人和犹太人、天主教教徒、穆斯林教徒和佛教徒——一个在思想上、文化上和兴趣爱好上不适当地分裂开来的家庭,由于他们根本无法再分散地生活,所以必须懂得以某种方式共处。
四、在一次对中小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讨厌的人向你求助,而且你能帮助他时,你会帮他妈?”持肯定回答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是59.8%、41.7%和37%。为什么持肯定回答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少?搜集相关资料,试写一篇议论文。
五、上边《论度量》一文第三段末有这样一句:“当然他也绝不是想助成偷者之恶,这是不待多辩的。”作者为什么写上这一句?宽容与不助恶有什么关系?试写一篇议论文。
【网络作文建议】
    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网络互动方式完成第四题和第五题。下列流程供参考:
    1.在校园论坛上设立题为“谈‘共处’和说‘宽容’”两个讨论区。
    2.在讨论区上张贴自己的短评。
    3.根据网上讨论情况,把自己的一则短评扩充为一篇文章。
    4.网上张贴自己的作文,对全班作文随意点评。
    5.根据同学的点评,修改自己的文章。
    6.把自己的文章通过电子信箱发送给有关媒体。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范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激励、鼓舞每一位学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