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必修1 > 正文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必修1)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奇妙的对联》
    一、对联常识
    对联,也叫做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所谓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对仗是移用了朝廷礼制的专用名词,要求对偶句必须像朝廷中的仪仗队一样严整,对称。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所谓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古代汉语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可归为平、仄两大类。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音,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在古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也有个别仄声字入阴平、阳平的。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因为一般仄声短促,平声舒缓。
    此外,还要注意对联的书写与张贴。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二、对联欣赏
    对联的种类繁多,古今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清代梁章钜《楹联从话》把对联分为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挽联、集句等类。一般来说,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所题的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春联就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属于喜庆类。
    对联与我们的语文学习密切相关,例如昆明翠湖海心亭有一副对联:“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此联的上联语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联语出李白的《月下独酌》。多学习这样一些对联,可以使我们温故而知新,学到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
    三、对联作法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训练学生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方法。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说的对课就是学习对对子,教师出上句,学生作虚实平仄对应的下句,以练习对仗。鲁迅少年时,曾以“比目鱼”巧对先生所出的“独角兽”,颇受夸赞。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有这样一番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虽然是谈诗,但也适用于对联创作。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范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激励、鼓舞每一位学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