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2 > 正文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背景: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2、过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3、作用: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4、成就:特区在发展外向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5、结果:1992年,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
6、影响: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向外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目的:扩大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引进先进技术
过程: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1992年,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影响: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这些开发区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优势: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才和产业优势
目的: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常见流域的新飞跃
结果: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影响: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王老师

男,中教中级职称

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有着热情而又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善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必修2)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