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选修4 > 正文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4)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玄武门之变

1、唐的建立

李渊:617年晋阳(太原东南)起兵乱世反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4年 扫平群雄,统一全国

2、李世民登基

四岁曾有相面先生预算,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此为名李世民——机敏聪慧,出谋返隋——强悍勇猛,屡立奇功——玄武门之变,袭杀亲兄——逼父退位,治世随呈。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主观上:

A、吸收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B、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上:

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B、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贞观:唐太宗年号(626--649)共23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奢华浪费,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农工修造运河

二、生活腐化,荒淫无道。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

三、战争太多,耗费国力。好大喜功额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加上其他战争使得民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亡。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

2、贞观新政的内容

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法

科举:发展隋唐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复苏了唐初经济

结论: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隋文帝:最早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

唐玄宗:多次亲自面试,诗赋成为考试内容

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唐太宗发展经济(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1、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

2、颁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

3、劝课农桑,不夺农时

4、设置义仓,救灾备荒

5、增值人口,奖励婚嫁,发展生产

6、兴修水利设施,疏浚河渠

影响:1、吏治清明、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物价低平。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2、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促进了民族融合

3、强化了中华文化圈,使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开明的君主与开放的时代

吸取教训——心存百姓

光缆人才——知人善任

广开言路——兼听纳谏

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1、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2、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3、广开言路,兼听纳谏

4、科举考试制度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最过人之处是他的宽容,因为宽容,贞观时期的民族关系异常融洽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

1、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

2、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当时的突厥族就有万家之多)

3、采取和亲政策(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和吐蕃的松赞干布结婚)

4、建立了州县制度,仍用少数民族领袖为官。(羁縻政策)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成长安,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

开明君主的表现:

主动吸收隋朝灭亡的教训;知人善任,兼听纳谏

开放时代的表现:民族政策的开发;对外政策的开放

四、唐太宗晚年的骄奢

晚年渐趋奢靡,求仙长生,最后服丹暴亡,享年51岁

太宗自我检讨之五事:

一 不疾胜己之善

二 能弃短取长

三 敬贤而怜不肖

四 不恶正直之士

五 爱外国人如本国人

总结与升华

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盛世局面作用: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政策作用: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政策作用: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4)治国策略作用: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于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教学标兵。热爱教育,讲课生动形象, 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