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三 > 语文 > 下学期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第一课时)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021年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曹(kuì)             小信未(fú)          下视其(zhé)
B.登而望之(shì)    逐齐师( suí)       彼竭我( yíng)
C.望其旗(mí)       玉(bó)             肉食者(bǐ)
D.又何焉(jiàn)     小惠未(biàn)      敢专也(fú)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不能察
B.弗敢/加也
C.公问其/故
D.肉食者/谋之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3.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4.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然无恙
B.小未乎  难以置
C.公问其  无缘无
D.弗敢也  变本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5.下列句子中的“于”字与例句中的“于”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D.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6.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神弗福也
B.公将鼓之
C.下视其辙
D.虽不能察,必以情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D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二、填空题

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左传、春秋、左丘明、编年

2.用原文回答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惧有伏焉

3.用原文回答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牺牲玉帛,弗敢也。
②既冠,益慕圣贤之道。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虚夸,夸大、戴上

三、拓展延伸

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官渡之战曹操2万——歼袁绍70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5万——大败曹操20余万
涨水之战张辽7千——大败吴军10万
战争的胜利主要的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等。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