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提优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粗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动/生       衣/霓羽衣
B. 入/透       风景/费苦心
C. 苍/旅      实/安营
D. 涡/风      角/恃强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雾蔼      丛莽      俯瞰      五彩斑澜
B. 告诫      炫晕      焦炙      轻歌漫舞
C. 驰骋      寒禁      急湍      振耳欲聋
D. 演绎     懈怠       皱褶     川流不息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B. 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阔大开展,气韵沉雄,讲述了京杭大运河上几个家族间风云变幻的百年秘史,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C. 着眼薄弱环节,注重查遗补漏,我市完善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未雨绸缪打响城市防汛战,确保港城安全度过汛期。
D. 麦收时节,我市农业部门组织了近百名农机具修理能手奔赴田间地头,在这些修理能手的妙手回春之下,一批受损收割设备重新恢复了麦收作业。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期我国南方普降暴雨,川、黔、鄂、皖等不少省份都遭受了洪涝灾害,各级政府启动防灾减灾预案,力争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B. 6月23日,北斗第55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后,通过5次变轨,进入预定轨道,相当于卫星进入工作岗位,准备正式“开工”。
C. 身患重疾的张桂梅老师,在南疆大山里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中学,12年来默默奉献,把不少家境困难的女生送进了大学,改变了她们的人生命运。
D. 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不少新奇菜品,色香味俱全,成了“厨艺达人”“美食网红”。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黑云压城。乌云是凶悍的,是可怕的。______雨后的天空,再也看不见乌云。
①狂风骤起,呼啸着,肆虐着一切。
②片刻间,乌云好似百万神兵迅速飞进了战场。
③雷电中,风愈发肆无忌惮。乌云在哭,在宣泄,抑或是……
④接着,是声声霹雳的巨响,令天地亦为之动容。
⑤在战鼓的号召下,雨瓢泼一般撞向大地,击打着每一块土地。
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②④⑤③
C. ②①④③⑤
D. ①③②④⑤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在文中不仅精细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想到了人们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涌向对人的歌颂。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记叙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浏览的经历,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C. 《登勃朗峰》中,作者马克·吐温所乘坐的马车的车夫因为喝的醉醺醺的,导致我们被大部分的游客车队赶上,最后到达旅馆后,很遗憾地没有住进上等的房间
D. 《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等。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D. 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8.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1)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3)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4)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A. 说明     描写     记叙      议论 
B. 记叙     抒情     记叙      议论
C. 记叙     抒情     抒情      描写
D. 说明     描写     抒情      议论

*以下为主观题,系统不自动评分,请答题后自行估分。若没有估分,系统按满分计算。

二、按要求做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1.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以“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大众旅游”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并进行研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 2000年~2015年我国国内游人数变化情况

材料二 过去大部分旅游都属于景色观光式,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少有文化型、体验型旅游。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游学、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海岛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材料三 每逢旅游旺季,热门景点人多拥挤,游客乱扔垃圾、随手涂鸦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众多旅游地商户都将游客当作了“待宰肥羊”;不合理低价团、强迫和诱导购物等消费陷阱屡禁不止。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营造清新和谐的旅游氛围,展示文明美好的游客形象,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以文明旅游志愿者身份向游客发出“做文明游客”的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估分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增长迅速,新兴旅游方式不断涌现,但是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2)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我倡议,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做一名文明游客,为文明旅游点赞

0

三、阅读理解。(每小题12分,共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秋山红叶
       还是在春天,我就有过重游天平山的打算。
       下了长途汽车,秋雨仍然下个不停。天平山以枫叶胜,此时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火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有一些不禁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落而下,地上也是落红点点。雨中游人不多,被风雨打落的红叶还那么鲜艳明丽,倒叫人有些不忍下脚。
       我的目的不在于登山,而在于寻访三十年前忽略了的范仲淹的足迹。听说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所以我第一个要寻的是“范坟”。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热心“导游”,把我领到了山的左侧,指着一座前面有石牌坊、埋在荒草堆里的坟墓,告诉我这就是“范坟”。残碑断碣,雨中实难辨认。我有些不信,他却说所谓范坟,并不是范文正公的墓,不过是他家的祖坟而已。他又兴冲冲告诉我一个关于“范坟”的传说:
       范仲淹在京城做了大官。回到故乡苏州,奉承者不乏其人。有个风水先生,在苏州城内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住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富贵无尽。他请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可是范仲淹却在那里修了府学,并说既是福地,就该由全城人同享。另一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在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微,做不了官。范仲淹却买下这块绝地作为祖坟。
       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表现出人民的爱憎。一个封建朝代的官吏,竟能千百年赢得人民爱戴,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于是我又想起沿海的范公堤,想起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的种种。人心是秤,谁为国家、人民做过一点好事,人民都会记得他的。
       告别了“导游”,我开始举步登山。走到山腰白云泉,跨进茶楼,要了一杯用清泉泡的绿茶,凭栏品尝起来。白云泉因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而得名。栏外的雨中秋色,却让我想起范仲淹的词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小范老子”也有他感性的另一面。而这种似水柔情,似乎并未影响他清廉刚正的主要一面。范仲淹留下的词不过五首,每一首都脍炙人口,词名似乎超过某些以数量取胜者。我则更喜欢他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跃然纸上,扣人心弦。“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
       下得山来,我想起“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想着岳阳楼前洞庭湖上此刻正是一派秋色。我在山下的枫林中捡起一片红叶。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这是陈毅同志的诗句。离天平山之游恰恰一年,夹在日记本中的这一片红叶,虽然干了,犹自红艳。天平山那些红似火焰的三角枫,那一派雨中的烂漫秋色,仿佛又重现在眼前。
(作者沙白,有删改)
(1)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注重对叶的色彩的渲染。本文的标题是《秋山红叶》,文中又多处描绘枫叶的红似火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尾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真红不枯槁”又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请写出这两句警句,并说说范仲淹在这两句话中表达的情怀与哪位诗人在哪首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下文看,文中“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范仲淹的词里,“我”为什么更喜欢“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两次写到“小范老子”这一称呼,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了却了多少年来登天平山寻访范仲淹遗迹的心愿。
B.表达对烂漫秋色的赞美,对红似火焰的枫叶的赞美。
C.追寻范仲淹的遗风逸事,表达对他文才武略的敬佩。
D.歌颂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推崇“清廉刚正”之风。
(6)下面是苏州天平山范公祠中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文的内容说说这副对联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范仲淹的一生的。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注释】①俎豆:原指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是祭礼、崇奉之意。②苏台:指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估分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用红叶烘托范仲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清廉刚正的品行(或:以红叶衬托范仲淹的一片丹心)。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意在强调范仲淹的精神如“不枯槁”的红叶永不褪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3)表明范仲淹“赢得人民爱戴”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了一篇《岳阳楼记》,说了两句名言,更重要的是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如上文写的传说,下文写的“新政十议”和他守卫西北边防等功绩)。因为“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词中的白发将军,正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或: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热爱祖国之情和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4)范仲淹守卫西北边防,矢志报国立功,敌人畏他三分,称他为“小范老子”。第一处是作者借西夏人对他的称呼,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而在作者看来,范仲淹不仅“清廉刚正”,也有“似水柔情”,所以第二次称他为“小范老子”时,崇敬之中更带有亲切之意。
(5)D
(6)这副对联是对范仲淹一生的评价和赞美。上联“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概括了范仲淹的历史功绩(他不但是勇于改革的政治家,还是屡建战功的统帅。例如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等)。下联“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歌颂了他先忧后乐、宽阔博大的胸怀。

0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廊·亭·桥
陈从周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
       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景,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
       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亭便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等多种。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翚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桥,古代称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
       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显得山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蕖,益得情趣。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观为主,廉泉桥小小一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者至此,往往留步。
       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略有改动)
(1)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估分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作用: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桥将人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使风景区更具诗情画意。共同特点: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2)廊的运用原则:因地制宜,考虑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亭之美的体现:造型美,与所处之景、所对之景和谐相融之美。
(3)在介绍亭时,以北京的景山五亭、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为例,具体说明了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的“点景”与“引景”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如介绍廊时,用了“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景,幅幅成图”等四字短语,准确地概括了廊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用语典雅,富有韵味。

0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面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⑪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⑫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中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了“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高粱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①赏析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赏析加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⑫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估分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D
(2)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
(3) 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高粱穗比作硕大的锣鼓槌,形象地写出高粱穗的饱满;“擎”赋予高粱以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高粱的壮硕。“腾出”写出珍鸟受惊吓后急速飞离的情态;“飘落”写出珍鸟的轻盈;给秋熟图景增添了生机。
(4)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新中国治黄成绩显著;新洲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5)来源地域广阔,汇聚九省区沙土精华;凝结中华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有历史厚重感;历经淘滤,不随波逐流,成为精神动力。

0

四、写作文。(每小题40分,共40分)

写作: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的时间里没能找到一个优秀的关门弟子。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请以“相信自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估分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0

考试倒计时

90分钟

试卷导航

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2. 按要求做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1

3. 阅读理解。(每小题12分,共36分)

1 2 3

4. 写作文。(每小题40分,共40分)

1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