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必修3 > 正文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第二单元复习》
必修三第二单元导语
    穿越时空隧道,登上唐代的诗坛。这里春光明媚,姹紫嫣红,激荡着青春的气息,充溢着醉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唐代是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是一个歌唱的时缤纷灿烂的唐代诗苑.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这单元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几条,却也能使人感受到唐诗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在众多诗人中,李白、杜甫、白居易以他们各自独特的诗歌创作,成为展为耀眼的明星。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其委婉深情的吟唱,孤诣独往的情怀,为唐代诗坛增添了毕美的乐章。
一、高考目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单元复习
  《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想象奇特,笔墨纵横,有如大将运斧,凛然成风。该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绮丽险峻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途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杜甫诗三首》所选均为杜甫晚年流寓夔之作,感情深沉,韵律华美,有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
    《秋兴八首》是作者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课文所选为第一首,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即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八首》作于同一时期。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本课所选的是第三首,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登高》是作者独自登高,即景抒怀的七律诗。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描绘出一幅境界阔人、明丽清新的峡江秋景图。后四句抒登高所感,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涵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作者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的弹琴技术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悲惨凄凉一生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自己无奈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不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李商隐诗两首》选入的两首就是他的代表作。
    《锦瑟》这首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作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
    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
    《马嵬》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批判唐玄宗沉迷酒色,荒废朝政。诗歌意韵典雅厚重。
三、文学常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遣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奔放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杜甫诗歌风格: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诗人的风格与其情感思想的特点密不可分。
·情感离不开社会现实个人经历与思想、性格的碰撞,离不开诗人在岁月中的颠簸与感悟。
·独特的情感内涵和情感的表达汇成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
感慨阔大、悲情起伏、沉郁顿挫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
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谓新乐府,是指模仿乐府诗却又不再用乐府旧标题,而依据内容另取一个新标题的诗。新乐府运动是一次颇有声势的诗歌运动,其代表人物是元稹和白居易。
    他生活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诗近三千首。
政治讽喻诗:《卖炭翁》为代表。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有《李义诗集》。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情感的经历绝非寻常。
    李商隐的诗歌,_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咏史之作多是托古讽今的,《无题》诗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有人认为李商隐诗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
四、高考备考
考点简说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包括:人:诗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怍者形象、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
      景:诗歌中的自然景物与人文景物
      物:咏物诗中的形象
鉴赏形象的要点: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
象中的典型意义。
诗歌形象也称为“意象”,但习惯上“意象”只指景与物的形象,“意象”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意)与客观景物(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形象鉴赏·人
一、诗歌中三种人物形象:
1、指诗歌中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
(1)《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
(2)《陌上桑》中的秦罗敷
(3)《李凭箜篌引》中的李凭
2、指诗歌中诗人摄取的历史人物等:
(1)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年少英雄周瑜
3、抒情主人公、作者的形象: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傲岸不羁、蔑视权贵的李白
(2)《登高》中“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3)《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
(一)解题思路
人物的形象特征主要指人物的性格、情感、身份地位等。
1、抓住有效信息,关注写作背景和作者身世。
2、抓关键词句
    把握人物形象,常常需要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关键词句的准确理解来实现。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诗人往往通过精当的描写,用简练的笔法,以片断的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分析这些形象有时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3、结合景物特征来理解。如果诗歌在写人的同时也写景,那么写景往往是为突出人物形象服务的。如《琵琶行》
4、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如比兴、衬托、象征、细节描写、对比等)
(二)答题步骤
(1)概括诗人形象的总体特征(什么形象)
(2)以总体特征为“中心论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特征。
(3)形象的意义(抒发的感情)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刘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讲课干净利落,思路清晰,能在最短时间内总结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