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二 > 语文 > 上学期 > 正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徙倚欲何依(徘徊)        山山唯落晖(落日的余光)
B.东皋暮望(稀薄)        晴川历历汉阳树(分明的样子)
C.  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D.  乱花渐欲迷人眼(五颜六色的花)
征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B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望》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B.《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入”字则力透纸背,写出了长江的气势。
C.《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虚写的手法描述了作者心中的美景。
D.《渡荆门送别》是五言律诗,既蕴含了诗人对前程的展望,也有他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C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C.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B

4.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B

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C.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D

二、填空题

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表现了奇特大胆的想象的诗句是:。借故乡之水,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暮()   徙()   落()
()   候()   沙()   护()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gāo、bó、yǐ、huī、péng、jì、dī、dū

3.《黄鹤楼》选自《》,崔颢(约公元704—754年),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全唐诗、唐、《崔颢集》、《黄鹤楼》

三、按要求做题

1.阅读《渡荆门送别》,请描绘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景象。(100字以内)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示例】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的前行而逐渐展开,最后在广阔的原野尽头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望着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2.《钱塘湖春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抒发了作者恬静、闲适之情。

3.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理解诗意 

1.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渡:乘船渡江。 

    远:远自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来从:来到。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游:游览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尽:消失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去游玩。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2.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描摹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长江。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3.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下:移下。

    云生:云彩升起,变幻无穷。

    结:凝结而成。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月映江面,犹如飞下的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长江流过荆门以后 ,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

    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4.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仍:依然。

    怜:怜爱。一本作“连”。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

    万里:喻行程之远。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主题探讨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所见到的壮阔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的赞美,表达了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北京市] \^o^/good

晓涵

2020-10-21 16:22:19

[山东省聊城市] 好

tz585005

2020-08-16 17:40:08

[天津市] 可以

136****0976

2020-07-29 10:32:38

[广东省深圳市] 这个非常有效果特别好,说的非常好

135****2573

2019-09-06 22:08:21

[江苏省苏州市] 可以

黎吧啦

2019-08-09 21:26:58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