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必修3 > 正文

高中语文《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一、高考目标
1.分析综合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文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和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里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里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公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单元复习
1.赏析美景
(1)摄取景物片段,这些课文都不太长,要在有限的篇幅描写好景物,必然只写片段景物。这种片段景物,可以是景物的空间片段,也可以中景物的时间景物,前者如《囚绿记》,只写绿枝条,是一片段景物,至于绿枝条以外的各种景物一概舍弃;后者如《荷塘月色》,只写夏日夜晚的清华园荷塘,摄入作者视野的荷塘周围景物可谓多矣,不止定一花一叶,但时间只限定在夏日夜晚这一片段时刻。描写景物的京华;往时间是延长,描写景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描写景物时间片段的,往空间上延长,描写在同一时段上的诸多景物。
(2)选择写景角度。作者总是调动各种手段状写景物,包括选择选择写景的角度,有远景,近景,有俯视景,仰视景……如《故都的秋》的“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从槐树底下,朝东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曝光”,这是写仰视之景;《荷塘月色》的“月光如流水珘,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茶叶上”,这是写俯视之景。
(3)抓住景物特点。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往往与文章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使全文保持统一和谐的风格特点。如,《荷塘月色》创造了一种幽暗、优美、静谧的氛围和意境,在这种背景下,对文中各种景物的个性化描写都与这种氛围和意境相适应。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往往从细微很高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或者较多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或者将景物变形、变色、变味。如《故都的秋》“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趄朝荣)的蓝朵”;又如《荷塘月夜》,写荷花荷叶等运用了繁多的比喻和拟人,把景物的特点充分显现出来了,具有诱人的魅力。
2.体会深情
写景状物散文描写的形象,景物的特征,其间又伴随着作家的情感的波动、情趣的流露。状写景物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然而情感必须贯穿始终,即使在作家沉浸于描写一景一物的细部特征时也得保持感情的潜流,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
(1)情感一致性。如《故都的秋》,开篇用三个特点既概述了故都之秋的景物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切身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不是大起大落的。而是较为“平”地展开的。文章起始便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全文都是按三个特点或三种感受来写作,情感成为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这条线索的各个阶段都无多大变化。
(2)情感的变化性。如《荷塘月色》,开篇点出“这几天心里……”,文章中间透出谈谈的喜悦和谈谈的忧愁。显出越冬作者心灵的负重和挣脱之间游移,也就是说情感随着写景叙事起伏变化,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索。
(3)情感含含蓄性。《囚绿记》,写一陋室外一条绿枝,其景物可谓微小,但作者把它放到卢沟桥事变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描写,意义非同凡响。作者没有直接写北平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的现实,只写与绿枝条的“交往”,电子最后还常常地怀念绿枝条,寄语于此物,而意寓于他处,作者情感在显与隐之间,情感的含蓄性成为文章的一大特点。
3.品味语言
“赏析美景”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进行,“体会深情”也可以通过品味语文来进行。语言是文章中有形的东西,文章中有许多无形的东西有待于从有形的东西中提取,正如建筑物必须从地基垒起一样,语文就是支撑文章思想感情、构思布局和艺术风格等综合大厦的基石。
三、高考备考
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节奏鲜明,音节和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1)描绘类(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
(2)结构类(强调突出):对偶、排比、反复
(3)语气类(增强语气):反问、设问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
2.表达方式:
(1)叙述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描写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3)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3.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乘法传神的表达效果。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人称运用:人称由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显得自然亲切,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运用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有时能走到拟人化的作用;运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现在中心,更在震撼力。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来一种表现手法。渲染在于对某种自吹自擂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
4.文章章法:
(1)句段作用:①总领全文,②呼应前方,③引出下文,④承上记下。
(2)头尾作用:①开门见山,②欲扬先抑,③感情升华,④主题深化,⑤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果所问的句段处于文章的前面,那一般要回答:
(1)总领全文;
(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
(3)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结构成对比;
(4)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如果所问的句段在文章的中间,那就要回答;
(1)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前后呼应。
如果问文中结尾句段的作用,那一般要回答:
(1)升华感情;
(2)深化主题;
(3)总结上文;
(4)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5)呼应开头,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
(6)言已尽而意不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四、基础知识梳理
1、字音
《荷塘月色》蓊wǎng蓊郁郁 弥mí望 袅miǎo娜 惦diàn记 踱duó步 煤屑xiè 脉mò脉 斑bān驳bó 梵婀è玲 妖童嫒yuán女 剑裾jū 渺miǎo茫 幽僻pì 酣hān眠
《故都的秋》
潭柘zhé寺 一椽chuán破屋 喇lǎ叭 疏shū落 落蕊ruǐ 夹jiá祅 平仄zè 橄gǎn榄lǎn 颓tuí废 萧xiāo索 普陀tuó山 鲈lú鱼 房檀lǐn 譬pì如 混混沌沌dùn 廿niàn四桥
《囚绿记》
公寓yù 瞥pīe见 了liǎo截 淅xī沥xì 涸hè辙 揠yà苗助长 婆娑suō 葱lóng茏 猗yī郁 蕈xùn菌
2、字形
《荷塘月色》
煤屑 幽僻 蓊蓊郁郁 踱着 独处 妙处 弥望 袅娜 羞涩 渺茫 霎时 宛然 凝碧 脉脉 酣眠 参差 斑驳峭楞楞 倩影 嫒女 鹢首 櫂移 剑裾 纤腰束素
《愿者的秋》
混沌 驯鸽 喇叭 疏疏落落 落蕊 陪衬 落寞 息列索落 夹袄 平平仄仄 颓废 幽远 廿四
《囚绿记》
嵌着 瞥见 毫不犹疑 了截 爽直 涸辙 急不暇择 移徒 渡越 缘引 婆娑 葱茏 幽囚 猗郁 茁出 蕈菌
3、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淸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寻朝》、《踪迹》、《背景》、《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学达夫,幼甸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有,诗人,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
陆蠡,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天台镇岩头下村人。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他我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曾翻译俄车屠格涅夫的《罗亭》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法国拉.封丹的《寓言诗》和法国拉马丁的《希腊神话》。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刘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从教20年,市优秀青年人才、优秀教师,曾在全省、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