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师大 > 初二 > 语文 > 下学期 >正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拓展阅读《讽谏小议》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第六单元拓展阅读《讽谏小议》
    大权在握的帝王,多少贤臣良相都不难罗致,得到奋不顾身的批评者却很难。晏婴去世时,齐景公哭道:“从前晏子一天责备我三次,今后谁来批评我呢?”魏徵死的时候,唐太宗痛哭流涕,说自己丢了一面镜子,从此不能知得失。他们的感受很可能是真实的。帝王的特点是权力的独霸。连对骨肉、功臣、亲信都心存疑虑,提防他们对自己的宝座有觊觎之心。君王的孤独感不可排遣,故自称“寡人”,他孤零零一人料理庞大的帝国,当然力不从心。他的希望是:属下既不挑战自己的权力,又能够排忧解难。谏诤制度就这样进入了古代的王权体制。
    谏是一个很具中国特色的词,意为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多用于君臣之间。君臣关系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无理性的统治与服从,这是天下最不平等的关系。皇帝主宰一切,金口玉言:言出法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理服从,无理也要服从,就是冤枉了,杀头了,还要谢恩。但是,皇帝也迫切需要臣子的智慧,也就是在决策的关头,提出反对的意见,也就是谏。说得合乎圣意,龙心大悦,可能得到物质的赏赐和精神的褒扬,但是,一言不合,天颜震怒,血溅午门,尸陈宫闱,甚至株连九族。
    传说中的诤谏故事,往往把臣子对君王的批评,特别是那些比较成功的批评,渲染得过于轻松,好像是全凭一点口头表达的技巧,就君臣一体,同心同德,一点风险都没有。其实,臣子对君王的进谏,实在是一种刀斧手阴影下的血腥冒险。设想他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说话,最聪明的办法是不用言语去激怒他。对待皇帝,本来这是明摆着的道理。但是,帝王却把“文死谏”和“武死战”并列,要求臣子不顾身家性命,把“犯颜直谏”当做忠臣的表率。从臣子来说,实在是拿性命去做君王的心理实验。比干进谏商纣王,结果被挖心;春秋时代的史鱼,干脆自我了断,来个尸谏。通观诸史,直谏而死的大臣比比皆是。到了明代,海瑞要直谏,就变得聪明而冷峻了,自己先准备好棺材。明成祖感叹说:“敢为之臣易求,敢言之臣难得。”皇帝任意杀戮直臣,却抱怨敢直言进谏的人太少,君王为什么没有起码的自我反省?是王权的绝对化,蒙蔽了他们自己。
    一个王朝对于诤谏的宽容度,决定了它的文化生态。隋炀帝是拒谏的暴君,手下便出了一批奴颜媚骨的臣子。唐太宗善于纳谏,唐初遂涌现了一群骨鲠之士。有个叫裴矩的人,早先仕于隋,是隋炀帝的马屁精之一,后来仕唐,一变而风骨凛然。研究历史的司马光因此感叹说:皇帝不喜欢批评,忠臣变佞臣;皇帝喜欢听批评,佞臣变忠臣。皇帝是标杆,臣子不过是随标杆移动的影子。元英宗十分向往贞观年间君臣相得的情景,问身边的大臣拜住:“今天可还有魏徵那样敢说话的人?”拜住回答道:“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圆盘子盛水,水是圆的;方杯子盛水,水就是方的。因为唐太宗有度量,肯纳谏,所以魏徵才敢说真话。”
    但是,和拥有无限权力的君王周旋,终究是危险的。“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并非虚言。唐太宗纳谏,从善如流,堪称千古一帝。贤相魏徵在朝堂上经常顶撞他,甚至拒绝签发他批阅的文件,他每每能克制住自己,深得史家称道。但是,他毕竟是个人,有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次退朝后恨恨道:“魏徵这家伙,老是顶撞我,总有一天,杀了这个乡巴佬。”幸好长孙皇后是十分贤德的女人,马上穿上吉衣朝服,说,君明则臣直,魏徵敢于顶撞陛下,说明皇上很是贤明,皇上得了直臣,故我来庆贺。魏徵的仕途尚且如此凶险,其他犯颜直谏的大臣,几人有幸遇上李世民这样的明君,长孙那样的贤后?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三缄其口。是封建王权体制养育了庙堂上一代又一代的阿谀逢迎之徒。
    古人说,纳谏者昌,拒谏者亡。不少君主重视求谏,尧设诽谤之术,舜悬招谏之鼓;封建时设立谏诤机构,付薪水养了一批谏议大夫、拾遣、补阙、正言之类的官员专挑皇帝的毛病,都是对批评稀缺的补救措施。一个缺乏批评的王朝,势必迅速走向腐败和衰亡。
    阅读历史上的诤谏故事,千万不能忘记故事背后的虎视眈眈的刀斧手。从根本上来说,诤谏和封建王权相互矛盾。真正的批评不可能产生于主奴之间。
    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安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级重点中学语文教师,曾在全省、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具有丰富的语文基础教学经验。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