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选修2 > 正文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选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一、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专权
对内:制造“宋教仁案”、镇压革命党人
对外:进行“善后大借款”(目的)
2、经过:
3、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主观:革命党人力量涣散;客观:袁世凯力量强大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护国运动
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
【延伸】袁世凯如何复辟帝制的?
(1)强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1913)
(2)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3)
(3)炮制《中国民国约法》《总统选举法》(1914)
(4)基本接受“二十一条”(1915)
(5)制造帝制舆论(1915)
(6)操纵国会投票,获“全票拥护”(1915)
(7)改元、登极(1916)
【延伸】袁世凯为什么能在中国复辟帝制?
1、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不彻底,社会上还存在着梦想恢复帝制的复辟势力。
2、主观原因是袁世凯窃取政权,掌握军队
3、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的支持和革命党人的软弱、涣散。
2、经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1915)
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
蔡锷等人武力讨袁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6)
3、结果:袁世凯取消帝制,在忧惧中死去
【合作探究一】有人说,“护国运动胜利了”,也有人说“护国运动失败了”,你认为呢?请说明你的理由。
胜利理由: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的国号,基本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
失败理由:(1)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护国运动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捍卫共和制的任务没有完成:护国运动后又出现了张勋复辟和段祺瑞专权。
三、讨逆运动(1917)
1、原因:张勋复辟帝制
张勋复辟帝制的背景:(1)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2)府院之争
2、经过:
(1)舆论: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2)武力?: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进京
3、结果:复辟失败,段祺瑞重新执政
【合作探究二】
民国初年,两次复辟帝制活动发生与迅速失败的原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发生原因:
(1)辛亥革命后封建不够彻底
(2)资产阶级共和制未能在中国真正执行
(3)革命党人的软弱涣散。
迅速失败原因:
(1)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2)复辟帝制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3)革命派坚持反对复辟,得到全国人民支持。
认识: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复辟帝制违背民心,必然失败
四、护法运动(1916-1918)
1、起因: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
2、经过: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成立军政府
3、结果:失败
关于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不断分化,许多投机分子混入革命队伍,造成宗派林立,成分复杂,许多党员非但不支持孙中山,反而勾结军阀反对孙中山。像这样一个组织不纯、四分五裂的革命党,是不可能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引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
第二,缺乏可靠的武装。孙中山这时候思想仍然停留在争取、利用旧军阀武装阶段,不懂得用革命军队代替或改旧军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始终没有建立起一支用民主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组织严密和训练有素的革命军,最后孙中山成立一名无兵可统、无将可依的名符其实的光杆司令。
第三,西南军阀的破坏。陆荣廷、唐继饶对军政府采取表面上敷衍,实际上不合作的态度,拒不接受元帅职务,以致军政府六个部的部长,除一人延至1918年2月宣布就职外,其余五位总长均徘徊观望,始终没有就职而由次长代理职务。当时军政府实际上是一座空架子,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影子政府”。陆荣廷、唐继尧加紧勾结,策划西南各省联合会,排斥孙中山,完全暴露了他们借护法之名、搞割据之实的军阀本质。
第四,军事上的难以作为导致战略上的失误。孙中山身为海陆军大元帅,但是技术几乎没有任何作战指挥权。各个战场多半是各自为战,很少请示军政府,甚至根本不把孙中山放在眼里,因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法制定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作战计划。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于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讲课生动,幽默,极具个人魅力。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授,更是本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教学理念。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