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生物 > 必修3 > 正文

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简介: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1880  达尔文
1910  鲍森·詹森
1914  拜尔
1928  温特
1934  郭葛
一、达尔文的相关性实验
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这种刺激是什么,会不会是一种物质?
二、詹森的实验
结论:“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三、拜尔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四、温特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结果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由于它能促使植物的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胚芽鞘尖端的下方部位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产生:幼嫩的根、芽茎
2、分布:生长旺盛的部位
3、运输: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可逆转
         横向运输:单侧光、重力
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申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工作中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心和爱护学生。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